地理环境对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
葛剑雄: 黄河以外的文明遗址都曾经出现过断裂,但为什么黄河流域的文化,像龙山文化、仰韶文化能留下来。这是因为黄河流域不是黄土高原,就是黄土冲击的平原。这些地方,地势平坦,且黄土冲击的平原结构比较疏松。早期没有铁器,都是用天然的石头进行开垦,在这种情况下,黄土高原比较容易开发。且地势平坦,适合人类的聚集,容易形成一个部族或者早期的政权。【查看全文】
中国传统文化是适合农耕文明的文化
葛剑雄: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那些地方很顺利,是因为适合农耕。中国的儒家文化适合农耕文明。如果往北传播,如匈奴人,他们学习汉朝文化是有选择的。学习汉朝打井,盖房,种粮食,计数,但是他们没有学习汉朝的礼仪文化,因为匈奴人不能适应这些。 【查看全文】
地理环境是中国文化延续发展的屏障
葛剑雄: 中国的文化在东亚的圈子里保持着持续发展。因为进来的没什么强大的外来文明能挑战华夏文明,能进来的比如北方的少数民主,匈奴人、鲜卑人、羌人、突厥人、契丹人、女贞人到后来的满族人,不是和平的融入,就是军事上的征服者和文化上的被征服者。所以中国的文明可以延续下来,主要还是特殊的地理环境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机会。【查看全文】
文化发展要与地理环境相协调
葛剑雄: 和平解放西藏后第一件事是修公路,川藏公路、青藏公路、滇藏公路,接下来是航线,现在还在造阿里机场。不解决这些问题,不要说文化传播,政治统治都不容易。所以当年造青藏铁路的时候,有些学者反对,说破坏环境,说这是一把剑把自然环境割断了。但为了国家的安全稳定,铁路是必需的。今天,如何来看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关系。如果一种文化适应地理环境,可以用比较小的代价,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,也节约资源人员,是一种比较持续的发展。【查看全文】